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施工管桩桩基构造要求
管桩顶部的填芯混凝土应灌注饱满。灌注深度不得小于2d,且不得少于1.0m管桩外径,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承台提高一级,且不得低于C30。
管桩顶部的填芯混凝土应灌注饱满。灌注深度不得小于2d,且不得少于1.0m管桩外径,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承台提高一级,且不得低于C30。
管桩与承台连接时,桩顶嵌入承台深度应≥50mm,伸入承台内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于抗拔桩,应将桩身的纵向钢筋全部直接锚入承台内;对于非抗拔桩,可利用桩的纵向钢筋或另加插筋锚入承台内。
当采用管桩内的纵向钢筋直接与承台锚固时,锚固长度不得小于50倍纵向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当采用插筋时,插筋数量宜取4中16~ 6中25,锚入承台内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的受拉要求的锚固长度。
建筑桩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度指标量桩基的可靠度,采用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承台顶面上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采用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在进行管桩基的抗震承载能力计算时,竖向荷载效应设计值和地震作用效应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在确定承台高度、计算承台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推荐资讯
2020-12-15
桩应有相适应的桩帽和送桩帽,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10-20MM; 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用碎石或道渣回填密实
2020-12-15
压桩应有相适应的桩帽和送桩帽,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10-20MM; 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用碎石或道渣回填密实。
2020-12-15
压桩压力表读数值或标高不到设计要求,则两者不能同时满足设计首先应满足沉管压力值。 桩身断裂、桩顶破碎、桩身倾斜,压力入土的速度均匀,桩强度与龄期双控制。注意压管桩机的工作情况与稳定性,桩中心与设备连接铁件应一致
2021-01-28
桩应有相适应的桩帽和送桩帽,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10-20MM; 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用碎石或道渣回填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