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2023-05-06 16:53

管桩的施工要求

桩应有相适应的桩帽和送桩帽,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10-20MM; 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用碎石或道渣回填密实

查看详情

2023-04-28 14:56

管桩生产线设计工艺

管桩工艺流程设计和两方面因素相关,一方面是管桩的产品标准和生产工艺制度,另一方面是生产设备。两方面结合,决定了管桩工艺流程设计的先进程度,决定了自动化生产工艺实行的可能性。仔细对比分析国内管桩工艺流程设计和国外管桩工艺流程设计存在差距。自动化生产工艺实行的可能性,韩国将部分设备作了较大的改进,工艺流程更合理,环境更好,是值得借鉴的。   设备的改进,国内管桩生产设备,经过多年不断创新开发,基本能够符合管桩生产要求。早期厂家较为落后的设备是行车,采用链条挂钩的形式吊运管模等,依赖人力挂钩,安全性差。张拉头板和尾板等重物依赖人力搬运,也较为落后。目前,各厂家致力于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在节省人力、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稳定产品质量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进步。   在地面,拆模场地和落笼场地也采用了机械链条或履带带动,管桩底模的移动采用了机械化,也减少了行车的工作量,这两个场地都处理得较好。   行车的自动夹具安全实用,比日本的行车夹具轻便简单,投资少。   在清模的工序采用了翻转上模的设备,利于模具的保养和使用。   将装笼区域和吊放管模落笼的区域分开,避免了交叉作业的现象,也没有“倒流水”作业。但生产过程模具中转的次数较多。   近两年,开发了行车自动夹具,使得生产工艺向半自动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在蒸养池和离心机等危险区域自动挂钩,不用工人进入高温高速的区域,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安全隐患。从离心机变频技术改进、裙板压边机、余浆回收循环使用等设备的研制应用,都给管桩生产工艺带来较大的进步。